中国科技产业网
楚留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科技产业网 > 资讯

柔宇刘自鸿全柔性屏本钱可比友商低一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0-05-21 16:49:43  阅读:6339 作者:责任编辑NO。卢泓钢0469

  原标题 专访柔宇刘自鸿:全柔性屏成本可比友商低一半,手机、交通等多领域都能应用

  记者 林腾 陆柯言

  离市区将近20公里的龙岗坪山,深圳独角兽柔宇在这里搭建了约40万平方米的厂房。

柔宇园区

  每年,有280万片的8寸柔性屏幕,从这片厂区下线。旁边,二期厂房正在建设中,总产能将达到880万片一年。

  2012年,斯坦福博士刘自鸿从海外留学归来,并在2014年发布了厚度仅0.01毫米的全柔性显示屏。

  当时在一段网络传播的视频中,一个工作人员将一片薄薄的屏幕甩了起来。

  在此之后,柔宇声名大噪。

柔宇量产发货的全柔性显示屏

  借助这项技术,柔宇被推到了聚光灯之下,从天使轮阶段开始,频频收到大额投资。截至目前,柔宇已经完成了F轮融资,估值达到了60亿美元。

  但烦恼也随之而来。

  柔宇诞生于互联网创业的风口期,尽管吸引了不少投资,但却无法像其他互联网项目一样制造出让普通大众容易理解的产品。因此在过去一段时间,柔宇备受质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技术的可行性,二是量产能力,三是获取客户的能力。

  5月18日,柔宇董事长刘自鸿接受了包括界面新闻在内的媒体采访,讲述了柔宇的量产情况、技术原理及客户方向。

  根据刘自鸿的说法,目前柔性屏幕有两个技术路线。

  一个是京东方、TCL科技、三星等公司主要拓展的多晶硅(LTPS)技术,市面上主要的折叠屏手机等产品几乎都由这些公司供应。

  另一个则是柔宇自主研发的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ULT-NSSP™)技术,这算得上是刘自鸿以及柔宇最宝贵的资产。

  按照刘自鸿的说法,这两项技术有着本质的不同。

  据他介绍,ULT-NSSP™技术比LTPS在量产能力上更优秀,原因主要在于采用不同材料体系和不同制程工艺,整体生产流程大为简化,设备投资成本大幅降低,良率显著提高,产品弯折可靠性极强。

  相比而言,LTPS技术需要的温度比较高,工艺也很复杂,导致全柔性屏可折叠屏幕的良率和弯折可靠性非常低,而且之前基本上只能做曲面,可折叠的次数很有限。

  这也是柔宇仅用110亿元就搭建了面板产线,而京东方则投入了465亿用于柔性屏产线建设的原因。

  另一方面,柔宇称,他们慢慢的开始向手机厂商客户迈出了第一步。就在上个月,柔宇已经跟中兴通讯达成了战略合作,向中兴提供柔性显示技术解决方案。除此之外,他们还跟全球500余家企业客户建立合作,包括Louis Vuitton、空中客车Airbus、Cleer等。

  在采访结束之后,刘自鸿在大巴旁边引领媒体记者上车,并双手合十,恳请媒体对柔宇多一份理解。

  这位掌握柔性屏技术的斯坦福博士,谦逊得有点让人出乎意料。但很显然,他正试图用最大的诚意,向大众和媒体释疑。

  以下是专访实录,有删减:

  关于产线

  “一年量产280万片”

  问:现在柔性屏的良率、量产的功能,大概日产多少片、月产是怎么样的?

  刘自鸿:从2018年到现在已经量产两年的时间,目前一期产线建设已完成。一期我们原来设计的产能大概是8寸左右,手机和Pad结合的尺寸来看的话,大概是280万片/年。

  二期也在推进当中,到二期全部建完,年产大概是880万片,差不多都是8寸这么大的。如果按照传统手机的尺寸,那就要多很多了。

  这个过程中良率也在不断的提高,现在达到了业界中相当好的一个水平。准确数据不太方便讲,这属于商业机密。大家可能听到了一些数据,都不是官方的数据。

  柔性屏目前在业界分为几个部分。

  一是柔宇这类的全柔性屏,是指在用户手里可以弯折、卷曲的。以前大家市面上听到的柔性屏其实不是指这个,是指曲面的,像手机两侧有点弯曲的那种。

扭曲测试

  业内有时候也把曲面屏称之为柔性屏,但这个不算真正的柔性屏,因为它没办法在用户手里进行多次弯曲,弯几次可能就坏了。我们的全柔性屏是可以在用户手里进行可靠折叠的,两者所用的材料、工艺、设备、设计都不在一个数量级。

弯折测试

  我们最初量产时就是这种全柔性屏,全球业界今天能做的也没有几家。当然它可以降维去做曲面屏,但是曲面屏不能做全柔性屏,全柔性屏可以做曲面屏。

  严格来说,全柔性屏我们已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甚至跟传统的硬屏和曲面屏都已经相当。

  关于技术

  量产成本大概只有友商的一半

  问:现在已经有很多折叠屏手机了,你们的技术先进性在哪?在成本方面,你们有什么优势让折叠屏普及?

  刘自鸿:目前业界里做全柔性屏基本上只有两个,一个是我们的ULT-NSSP技术,这套技术完全是柔宇从0开始开发出来的全新技术路线,全球没有一点一家公司以前成功开发过全柔性显示屏,这一点非常值得骄傲。

  这背后有非常多的挑战,我们也花了很多年时间。从2018年实现量产到现在应用到产品当中,无论是性能还是良率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另一个是多晶硅技术,业界叫LTPS的技术路线,这个技术路线其实在传统液晶显示屏和传统OLED曲面显示屏中都用过,相对来说体系已经比较完善。这个技术三星做得比较早,也比较好。

  多晶硅以前用在液晶里面也是作为驱动背板,但为什么这个技术没有实现大规模全柔性屏的量产?是因为它作为全柔性屏的挑战难度很高,温度高、工艺复杂,导致全柔性屏可折叠屏幕的良率和弯折可靠性非常低,而且之前基本上只能做曲面,可折叠的次数很有限。

  最近这几年应该说有一些突破,但量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小的。我们现在也在观察,看看这个技术路线最后会按照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发展。

  第二个关于成本,因为我们所用的材料体系是非硅的,原来LTPS是基于硅的技术路线。

  硅的技术路线里面有些工艺对良率有很大的挑战,温度太高就不行。打个比方,矿泉水放到一百多度的环境里,它开始熔化或者变形,拿这个塑料做不了柔性屏,因为它承受不了在上面去做大规模集成电路所需要的温度。

  全柔性屏幕上面有很多层材料,先有个基材,然后很多层薄膜,薄膜都是纳米量级的,有半导体、导体、绝缘体,几十层加上去,每一层还要精确的对位。

  所以温度一高,它的良率会产生非常大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决定用超低温的工艺。降下来一两百度,整个地基就稳了很多,良率自然也就提升了。

  工艺越复杂,对设备的投资也会越大。我们这条产线的设备投资还算是比较小的,在显示面板里面能凑到我们这种投资规模的,又做成大规模量产的,以前业界都不敢想。所以当初我们说一期投资60亿,二期50亿,加起来110亿,别人觉得我们只是做一做,玩一玩而已。

  传统显示行业大家一看都是好几百个亿下去,但是这里面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是,我们用的技术路线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相对投资比较小。

  现在看来,我们的成本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一个比较公开直观的数据来看,我们柔派折叠屏手机,第一代,首次换屏的价格是999元,第二次是2499元。

  友商的价格,我说的都是7-8寸左右的,如果没记错的话一个是699美金,还有一个是7000多,后来降了一点,也是5000多块钱。

  其实我们换屏的成本大概只有友商的一半,甚至还不到,这些都是公开可查的数据。

  目前大家觉得折叠屏手机价格还是偏高,但所有的新产业刚出来的时候,价格相对传统技术都偏高,这是很正常的,因为研发投入是很大的。

  第二,你刚上来的时候量毕竟不可能一下跟传统的量一样大,对应着这些折旧成本,各方面的成本肯定相对更高。

  但也不是高到消费者接受不起。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成本也会慢慢的低,价格也会更低,用不了多久我们的价格会和传统智能手机的价格有一样的竞争力。

  问:柔宇可以研发出来,是不是其他厂商也可以研发出来,从而进行替代?

  刘自鸿:其实在传统显示面板行业当中大家已经投入了很多钱在传统技术中,比如说LTPS技术、多晶硅技术,大家已经投资很大了,有的甚至到数千亿。

  这个成本毕竟不小。所以大家考虑是不是能用这个技术升级、优化,扩展到新的领域,到全柔性领域,也是怎么回事传统显示面板会大部分投入精力沿用LTPS技术做这个事,是能够理解的。

  我们做这个事情是从零开始,没什么可参考的情况下做的。创新企业没有历史包袱,可以全新开始。如果你已经投了三千亿下去的话,你的想法可能会变,这就是为什么企业发展到某些特定的程度的时候跟创新创业企业不一样,这就是社会规律。

  你可以大胆做很多尝试,但是并不代表着你一定成功,这种创新在没有历史可以借鉴的情况下你是要冒风险的,这是创新所要付出的代价。有的人说这个没人做过,我就不做了,这个很正常,因为你没有参考,很多人自然就会这么想。

  如果每个人都这么想,那社会怎么进步呢?

  总有人要去尝试。既然选了这个路,我就要试试看。我们也不是盲目选择,我们过去有这方面很多的积累,我们会去分析、思考,认为这件事情是值得做的。

  以前也做了很多分析,认为我们做了ULT-NSSP这条路线是可行的,它带来的价值是它的性价比会更高,可靠性会更高,尽管没有人做,但是如果做成了,它带来的价值会很大。

  关于商业化

  技术产线已经成熟,正在大量应用

  问:很多人对柔宇感兴趣的地方就是你们产品很炫,但是能量产的,或者真正达到商业化的产品有多少?

  刘自鸿:目前我们做的这些产品,大多数都是有客户的且已确定进入到了量产,只不过因为现在的量还没有大到满大街都是,所以很多人没看到,就会感觉还是以前的概念。其实不是的,是实实在在都已确定进入量产的产品。

  我们进入量产之后,在内部一个很坚定的原则就是充分的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市场需要什么,客户需要什么,我们要把这个作为第一选择,因为技术已经成熟了,产线也成熟了,就是找到市场,大量应用。

  比如说这个产品,我们是经过很慎重的考虑,认为它是有市场需求的才会投入的。还有像我们在前面提到的另外几个领域里,我们都是按照每个客户的需求,比如说空客有什么需求,我们去研发。文娱传媒有具体演出的项目,还有很多需求,我们也去开发,这些都是会量产的。

  以后量慢慢的变大,大家对柔性屏都应用就会慢慢的熟悉了。目前整个行业里面,像我们每个方向里同比增长速度还是很高的,只要按照这个速度发展的话,大家很快会在生活中各个地方看到全柔性技术和产品了。

  问:一方面我们有各种电子科技类产品或者终端产品,另一方面又是屏幕供应商,所以柔宇是终端的品牌商还是全柔性屏的工厂?

  刘自鸿:这是一个战略性的问题,我们最早的时候内部也做了很多讨论,现在可以非常直接地说我们不是一个纯粹的面板企业,我们是有B2B,有B2C,齐头并进的这样一个综合解决方案的提供商。

  屏幕这一块本身它是支撑柔性基础的,包括传感器,如果有一些客户愿意直接去买这样的屏幕或者传感器到它的产品当中,我们是非常乐意。

  还有一部分,因为全柔性这个技术比较新,很多企业客户其实也不知道如何做好产品设计,我们内部也有团队专门投入精力进去,比如运动、手机行业,结合我们柔性屏技术先提前在内部做很多创新,做很多解决方案。

  这不光是一个屏,是一整套解决方案,包括硬件、软件,甚至操作系统,还包括外观的结合,这跟传统技术不一样,因为它太新了,这种方式可以大大加速我们企业级用户用上这个技术。

  我们还有To C的手机产品。几年前有一个专门做toC的团队,这个团队奠定了我们在内部做硬件、软件、操作系统、产品设计的基础。随着我们技术的不断成熟,再加上过去的积累,就很快地把柔派手机做出来了。

  我们会提供一些解决方案给到企业级客户,另一方面柔派这个品牌也是我们很重要的一部分,也会继续更新。

  折叠屏手机这个团队相对来说独立一点,所以目前是B2C和B2B并行,新产业在成熟的过程中,我们讨论的第一点是怎么能让市场尽快用上这样的技术,感受到它的价值,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们再会根据具体的商业模式的发展,决定我们后面的一些调整。

  问:现在有哪些应用场景?

  刘自鸿:我们在不断地开拓它的应用,折叠屏手机一定是大势所趋的方向,因为它解决了便携和大屏刚性需求的矛盾。

  除此之外我们发现还有很多刚性需求,比如我们跟空客的合作。空客作为全球最大的飞机制造商之一,重量和安全性是很重要的,柔性屏所带来的安全性和重量都是他们的刚性需求。大家知道传统的屏幕是玻璃的,玻璃的屏幕其实在汽车、飞机领域里头,大家使用是比较谨慎的。

  我们的屏幕加上周边的芯片才2克左右,原来一个传统屏幕多重?玻璃多重?加上整机外壳在一个飞机上都有一两公斤,还有相关的配套件。

  这对于航空公司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油耗。一个飞机300个座位,每个座位后面一个屏幕,这就等于每天扛着四五百公斤的重量在天上飞,把四五百公斤的重量能减下来,对一架飞机来说能省多少钱?

  一架飞机一年如果把屏幕的重量给降到5%或10%,一年可以节省一百万美金的油钱。对整个行业来说,那就是很大的数额了。这部分的投入是很值得的,这就是个刚性需求,它节省油耗,省了能源费。

  我再举一个例子,人民大会堂的文艺演出舞台上有数千面柔性屏都是我们的,这两年的央视春节晚会都有。它有什么特色呢?它轻,而且是柔性的,可以变形,所以我们很多柔性屏拼接在一起的时候,演员一个人可以拿起几十片柔性屏,里面的内容能够最终靠无线的方式同步,一下就把导演的思维打开了。

  因为它可以让演员动态地应用屏幕,再拼接出来他想要的任何内容,随时更换。这个是以前的屏幕做不到,因为以前的屏幕是玻璃的,不安全也很重,没办法去弄,这些都是全新的而且是很刚性的应用。

  目前我们开拓的六大领域,手机、智能交通,像空客,还有一些汽车的合作伙伴,比如说广汽、丰田、大众等等,这些都有在开发汽车的应用。还有智能家居、办公教育,以及运动时尚领域里,像我们跟LV的合作就属于科技和艺术的结合,把柔性屏放在包上,这也是一种创新。未来万物互联,每个东西都可能变成一个信息的载体,能跟我们进行交流。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